•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SCI论文讨论部分怎么写?
  • 发布时间:2018-01-12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讨论部分是SCI论文升华主题的重要部分,也是串联结果和引言的重要部分,写好讨论,对SCI论文的质量高低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不少科研工作者都会对讨论部分写作有所疑惑,不知该如何入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SCI论文讨论部分该怎么写?

    首先,讨论部分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

    (2) 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比如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鉴别人分析方法等等。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深入阐述清楚,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3) 要写出本文的不足。这点可能很多作者觉得写了不可取,但这确实是保护自己论文的一个好办法,审稿人一般都是各自领域的牛人,如果觉得刻意隐藏论文的漏洞,让别人看不出来,这非常不明智。

    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讨论时一定要说,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或者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2)结论有些不足,就用The results do not imply……Our results are lack of……但指出这些不足之后,一定要马上再次加强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伏笔。这样就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论文长度,实验进度或者实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有可能实现。

    其次,讨论部分需要紧扣本研究的内容,在写作上我们要注意一些小技巧:

    1) 第一段提纲挈领,简述研究目的、开展过程、发现的结果(不去重复在背景介绍中提到的句子);

    2) 接下来的段落对研究中得到的数据结果展开讨论(重在分析,不去重复结果部分),适当引用相关研究,用于支持在第一段中总结的研究发现。对于和过往不同的结果,千万不能回避,要深入讨论;

    3) 如果你的研究设计、使用的技术方法有独自的特点,也可以提出来讨论;

    4) 然后对本研究的贡献、意义给予评价和讨论;

    5) 如果研究本身的设计、实验手段或实施过程或结果分析等有什么缺陷,也可在这部分剖析,便于读者有个客观和清晰的解读;

    6) 最后文稿首尾呼应,再次总结本研究的发现及意义,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