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技术服务
  • SCI解决方案
  • 科研单项支持
  • 医学进修
  • SCI影响因子
  • 学习资源
  • 优惠活动
  • 医学SCI论文表格的结构与原则
  • 发布时间:2017-12-14      作者:医刊汇     来源:网络
  • 表格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清晰、准确特点,逻辑性和对比性又很强,医学SCI论文写作离不开表格。目前,仍有少数医学工作者对表格制作不是很熟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医学SCI论文表格的结构与原则。


    一、表格的制作结构

    目前推荐使用三线表(是卡线表经简化和改造而成的),通常一个表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三线表"由此而得名。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栏目线为细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三线表的规范格式:

    1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一篇论文中如只有1个表格,则表序编为"1"。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应简短精练。

    2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栏目是该栏的名称,反映了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

    3表身:三线表内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叫做表身,是表格的主体。表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均归并在栏目中。表身中不应有空项,如确系无数字的栏,应区别情况对待,在表注中简要说明,不能轻易写"0"或画"-"线等填空,因"-"可代表阴性反应,"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4表注: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附注于表下。


    二、表格的制作原则

    原则 1. 根据数据或观点表达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表达形式 (插图或表格)

    对于表格或插图的选择, 应视数据表达的需要而定. 表格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 图形则可以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 因此, 如果强调展示给读者精确的数值, 就采用表格形式; 如果要强调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或变化趋势, 则宜采用图示方法. 一定要避免以插图和表格的形式重复表述同样的数据 (除非重复的理由十分必要).


    原则 2. 图表的设计要基于成果的表达, 准确地突出作者的贡献

    图表是论文中的空白处 (blank area), : 图表本身或周边的留空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和阅读. 因此, 图表的内容和视觉效果一定要重点突出. 尽可能地将论文的代表性贡献用关键性图表清楚地表达出来, 不要包含太多不属于本文工作的信息, 以免作者的贡献被淹没在无关的细节大海里。


    原则 3. 图表的形式应尽量简洁, 所承载的问题不要过多

    明确图表所要阐述的问题, 在图题、图注或图内直接回答这些问题, 或者在正文中通过提供更多的背景而间接地回答这些问题. 复杂的图表尽量安排到论文的尾部, 以便读者在有一些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理解. 相互间有比较或参照意义的插图可整合为同一个图中的多个分图 [(a), (b), (c)], 以减少文字表述的复杂性. 如果期刊对插图的数量有规定 (通常不超过 6 ), 应严格执行。


    原则 4. 图表的表述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水平, 应具有“自明性”

    每个插图或表格都应该具有自明性或相对独立, 图表中的各项资料应清楚、完整, 以便读者在不读正文情况下也能够理解图表中所表达的内容. 图表中各组元 (术语名称、曲线、数据或首字母缩写词等) 的安排要力求使表述的数据或论点一目了然, 避免堆积过多的令人分心的细节, 从而造成图表理解上的困难。


    声明:本网所有文章(包括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yksci@yksci.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手机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官方微信